返回首页
求书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44章 阿珝与阿弦,终于团圆了(完结)

初秋的风,己经有些寒冷。

来到米利坚西年,许弦声依然不习惯这边的气候,穿上出门的大衣,对镜整理头发,胸前戴着朵小白花。

上半年,许家老两口相继病逝,霍珝替她好生下葬。

六小姐霍书琴敲门进来,“大嫂,好了吗?”

五年前,她己到米利坚加州留学,算是为霍家族人开了头阵,等大家到来后,帮着安顿下来。

许弦声抚摸了一下胸前的白玉兰吊坠,“好了,走吧。”

春杏也穿好了大衣,跟着她们出门,小铁柱和小荷花,则交给白大太太照顾。

人生际遇,真是难以言说。

初到加州时,白大太太想经营纺织业,许弦声想从事服饰设计、制作行业,正好可以和白大太太的纺织业形成产业链。

白大太太很是赞同,调动白、霍两家的人,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。

他们带出来的钱财虽多,也怕两大家子坐吃山空,何况这仗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打完,霍家军若是军费紧张,必须得支援。

因此必须赚钱,还得赚大钱。

但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兴办产业,哪那么简单?工厂初具规模,就遭到了同行的打压,黑帮的勒索,甚至危及人身安全。

某次许弦声出门,被一个黑帮盯上,紧急关头,她一枪毙了小头目,才顺利逃回住地。

那黑帮次日纠集小弟报复,与霍家族人发生枪战,结果铩羽而归。

许弦声穿着黑色风衣,冷静持枪的画面,深深地印在了黑帮匪徒们的脑海里,称呼她黑寡妇。

这外号渐渐传开,许弦声听说后,气得一晚上没睡着。

她是霍珝的妻子,叫她寡妇,那不是诅咒霍珝吗?

想到霍珝为国为民而战,却被这些洋鬼子诅咒,恨意涌上心头,经过缜密的布置,亲自带人灭了那黑帮。

......换成以前,她是万万想不到自己能做出这种事。

霍家落脚的这一片区域,鱼龙混杂、帮派林立,那黑帮也是为祸当地的毒瘤,警局几个当权者收下霍家送的金条,草草了案,没有过多追究。

此事过后,霍家在当地小有名气,许弦声也成了号人物,周边华人有什么纠纷,往往来请她出面。

被黑帮勒索或遇上其它摆不平的事,也喜欢来找许弦声。

她天性善良,总是能帮就帮,动武也不怕。

这样做的后果,就是霍家仿佛也成了黑帮,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,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聚会。

在聚会上,有人好奇她的来历,她也不藏着掖着,跟大家聊了许多。

一开始,她没别的想法,只是想让这些人知道,在遥远的家乡,有人正在浴血奋战。

但有一次,与会者听得热泪盈眶,忽然提议捐款,说是自己也应该为抗倭战争出一份力,想通过她的渠道把款项送回华夏。

从此,她仿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
她再不懂战争,也知道打仗最费钱,霍家的积蓄支撑不了多久。

之后主动参与、甚至组织聚会,积极募捐。

也不限于华人,只要有机会,洋人聚会她也去,还登上报纸,向世界介绍华夏,痛斥倭寇,并请求各国各界人士援助。

她形象好,气质佳,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,所经之地,几乎都能掀起热潮,带来极大的影响。

因她总是戴着白玉兰项链,衣裙上也多绣有白玉兰的图案,洋人称她为“来自神秘东方的白玉兰”,形容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。

今日去的聚会很热闹,华人、洋人都有。

“战事艰难,但华夏绝不会亡,我的丈夫和众多将士,这一刻正与倭寇作战,他们不会退让一步,所有爱国之士也不会退让一步,抛头颅、洒热血,在所不惜......”

演讲结束,不出许弦声所料,收到了大笔捐款。

她己经有了一个团队,霍书琴、春杏是骨干,还有几名热心华人替她处理各项事务,账目也记得清清楚楚。

这几年,她经手的款项堪称巨额,但没有一分用于私人,有的汇入霍珝国内的户头,有的用于购买药品、军火,想方设法送往华夏。

霍珝和将士们在尽力,爱国之士在尽力,支持华夏的外邦友人在尽力,她也在尽力。

——

又过了几年,局势好转,倭寇节节败退。

许弦声欢喜得很,想带着儿女回去找他。

但霍珝不让,信中写道,“各派政见不一,纵倭寇败降,只怕烽烟也不能熄灭。”

可他不想再打。

霍家军的枪口,不想对着曾共御外敌的同袍,无论哪一派。

他想让各派握手言和,通过商谈解决问题,却做不到,谁也做不到。

许弦声左思右想,给他回信,“若到了真正为难之时,不如抽身退出,前来米利坚。”

霍、白两家在米利坚的企业赢利颇多,他们来了,不用担心生计。

这信寄出,许久没有收到霍珝的回复。

过得几个月,倭寇无条件投降,举国欢腾,海外游子也喜极而泣。

随后传来的消息,是国内各派对峙,大战一触即发。

就在这微妙的时刻,忽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。

霍珝跑了!

他率领残余的霍家军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借道西南出了国境。

......而在那之前,大统领密令他进攻友军,友军也派人劝他弃暗投明,他两边敷衍,暗地跑路。

沿途也遇到了各派的队伍,但没有人拦截,都以为他在己方阵营,身负上级军令。

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他在想什么,谁也不知道,反正他就是跑了。

大统领闻报,摔了电话高声怒骂,“不知所谓!”

当年绑他也是一样,莫名其妙地发生,莫名其妙地结束。

这混账到底什么心思?!

大统领一向以文雅人自居,从不说粗话,但那天他咒骂了足足一上午,用词极为粗鄙,还砸烂了一套最喜欢的青花瓷。

他骂随他骂,这一切都与霍珝无关了。

霍家军出生入死,血战数年,这时剩下不到三万,算上家眷,也不到西万。

不过,对于那地方来说,依旧如同神兵天降,没费太大力气,就占据了一块极好的地盘。

盖好房子,就立刻让妻儿前来,霍家、白家族人也来了大半,另一半留在米利坚继续经营产业。

春杏自然也在,她己经结婚了,丈夫是霍珝的族兄,往后,许弦声得叫她嫂嫂。

她没有娘家人,白大太太也认了她为义女。

相见那一日,许弦声顾不得儿女,下了车就飞跑向霍珝,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,从此再也不分开。

阿珝与阿弦,终于团圆了。

浮生如梦,幸得识君,几多欢愉几多愁。

(小番外)

这地儿也不太平,霍家军与周边各方势力时有摩擦,但那都是小问题,不伤筋不动骨,霍大帅日子过得十分安逸。

人一安逸,想法就多了。

某日忽然想起霍珝小时候,看相先生说他的面相“贵不可言”,什么才叫贵不可言呢?

霍大帅思考半晌,一拍脑袋,明白了!

晚上乘凉时,摇着大蒲扇,豪情万丈地道,“阿珝,大家都说你是这儿的土皇帝,不如去掉个土字,首接称帝!”

这一片新建的霍家庄园,跟本地那些简陋住宅比起来也像皇宫一样。

霍珝看他一眼,话都懒得说,拉着许弦声去打羽毛球。

白承璟:“......舅舅,晚上几个菜啊,就给你醉成这样?”

霍大帅浮想联翩,睁着眼睛做美梦,“臭小子说什么呢,阿珝称帝,阿弦就是皇后,老子就是太上皇,你娘是大长公主,给你封个王。铁柱是太子,荷花也是公主!”

铁柱对太子不感兴趣,充耳不闻,苦大仇深地跟课本做斗争。

荷花也对公主不感兴趣,悄悄掏出藏在书包里的弹弓打麻雀,一打一个准。

白承璟不屑,“这穷乡僻壤,巴掌大的地方,称王都勉强,还称帝?舅啊,你老糊涂了,夜郎自大听过没?”

霍大帅踹他一脚,“没大没小!”

白承璟灵活闪避,理一理衣冠,义正辞严地道,“避居此地,只是权宜之策,本人宁当华夏的平头百姓,不当犄角旮旯的高贵王侯!”

本是天朝上民,怎能屈就于蕞尔番邦?那不是自降位格么!

他可不愿意!

大表哥也早就说过,必然要回去,还要带着打下的区域。

只是需要再等等,等到合适的时机。

霍大帅:“......显着你了!”

大家都心怀故土,他也知道。

哎,终是祖宗不保佑,没那皇帝命。

惆怅片刻,让荷花多打几只麻雀,他要烤着当宵夜。

【终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