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后的日子不会舒坦
从县城回村的路上,邱光成和时建军边走边聊着。
“小卖部是以你的名义租下来了,批发部的老板和你认识,以后他们要是敢作妖,你也能立即收回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,真是干得漂亮啊!”
邱光成对时建军有些赞赏,他终于狠下心来收拾这一家人,手段还挺高明,特别是给时柱子弄了个精神病证明这一点。
时柱子以后要是不安分,时建军随时都能把他送去精神病医院。
而时建国一家为了一个小卖部和时建军一起诬陷他有精神病,他现在怕是恨死时建国一家了。
以后,时建国一家的日子也不会舒坦。
时建国这人最好面子了,为了不被村里人戳脊梁骨,是不会看着一直偏心他的父亲被送去精神病医院。
就算时建国想,邱光成第一个不答应。
他们这一家子,就该一辈子绑在一起,互相折磨,谁也别想好过。
想到这里,邱光成就问道:“对了建军,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。”
时建军想了想,道:“过几天吧,还有事情没办完呢。”
邱光成大概猜到他想干什么了,就道:“需要帮忙就开口,我能帮的一定帮。”
闻言,时建军笑了笑,道:“还真有!”
说着,时建军就低声和邱光成说了几句。
几天后,在时建军和邱光成的运作下,整个繁田公社的人都知道了时柱子遭遇小混混抢劫的时候,为了保护时建国这个儿子被小混混打成了精神病。
吴招娣也为了保护时建国,被小混混打得精神失常。
一时间,村里的人都对他们一家指指点点,议论纷纷。
“时柱子和吴招娣也是活了该,一个成了精神病,一个精神失常还成了半个哑巴。”
“时建国也真是,几十岁的大男人了,竟然都保护不好年迈的父母,还要父母来保护,真是个废物!”
“他年轻时靠父母,后来靠弟弟,就没自力更生过,现在连父母妻儿都保护不了,还得让弟弟来善后,可不是废物中的废物嘛!”
和时柱子他们一家有仇的,则跑到他们面前冷嘲热讽。
“吴招娣,我记得你离开之前,还洋洋得意的说你以后会在大城市过上好日子,怎么现在精神失常不说,还成了半个哑巴?”
“难道这就是你说的好日子?你这好日子和我们想象中的也不一样啊,瞧着比之前还差劲。”
几人说着,便哈哈大笑起来。
吴招娣气得浑身发抖,张嘴就想骂他们,可话到嘴边,就只有‘啊啊啊’和含糊不清的几个字,旁人根本听不懂。
看着她这样,那几人笑得更加大声了,然后‘哑巴’‘结巴’的叫着。
瘸了腿的时柱子一直躲在屋里,虽然也气得不行,但也没有出去和他们吵架,就这么任由吴招娣被他们嘲讽戏耍。
等时建国忙完小卖部的事情从县城回来后,吴招娣就朝他一边比划,一边啊啊乱叫的。
时建国看半天都没看懂,就皱着眉道:“妈,你到底想说什么啊?”
吴招娣见他没懂,有气又急,一直在屋里打转。
这时,缩在屋里的时柱子冷漠的开口了,“你妈说她被欺负了,让你帮她撑腰。”
虽然时建国和他们解释了,当时为什么会和时建军一起诬陷时柱子有精神病。
但时柱子一听他眼皮子那么浅,竟然只是为了个小卖部就卖了自己,心里更气了,恨不得打死他。
回来后,时柱子就没和他说过几句,更加不想看见他。
想着这几天村里人的指点和嘲笑,时柱子忍着怒气,又多说了两句话。
“另外,我们不想住在村里,你尽快带我们搬去县城。”
时建国和张翠、时兴邦这一家是卖了他和吴招娣,才能在县城有店,没道理他俩只能待在村里遭人白眼。
听到这里,时建国满脸为难,“爸、妈,我在县城没有房子啊,那小卖部里的阁楼上只能睡一个人。”
“我和张翠每天关了店都得回村来,让兴邦在小卖部守着,等兴邦有了工作,就是我和张翠轮流去守店了。”
时柱子怒了,直接抄起旁边的茶缸朝时建国砸去。
时建国腿瘸了,闪躲不及,顿时被砸得头破血流。
“你这个眼皮浅的废物,你当时怎么就不知道找你弟弟多要点啊,再不济让他给你儿子找个工作啊,一个小卖部就把你们一家给收买了,我就值这么点儿钱?”
“这几十年来,我和你妈对你掏心掏肺,可最后你却这么对我们,你这个白眼了,我们真是白养你了……”
听着时柱子的咒骂声,时建国心里一阵疲惫。
等他骂得差不多了,时建国这才捂着头破血流的脑袋解释。
“当时那情况,我也没有别的办法,建军真的会打断我的另一条腿,让我再也站起来。”
况且,他听说了邱光萍在京城开的店生意就很好,赚了不少钱。
时柱子:“我不管,你必须想办法把我接到县城里去,没有房子,你不会想办法去租一个啊?反正,你别想把我丢在村里!”
一旁的吴招娣见他没提自己,便着急的‘啊啊’了几声,示意时建国别忘了她。
拉扯间,时建国突然感到头晕目眩,然后栽倒在地。
一时间,时家乱作一团。
看着被急忙送去卫生院的时建国,时建军勾了勾嘴角。
时建国过了几十年的舒坦日子,也该吃点苦了。
见一切都在他的预想中进行着,时建军也就放心回京城了。
邱光成前去送他,“你和光萍就好好在京城待着,我会帮你盯着时建国一家的,要是他们有什么异常,我打电话告诉你们。”
时建军感激的点点头,然后道:“元杰今年就参加高考了,你让他努力一点,尽量考到京城来,或是其他大城市,这样机会多。”
“还有,如今政策放开了,你和嫂子有空,也可以搞点小生意。”
“我听二丫说,现在有不少人下海经商去了,就比如咱们认识的时来楠和时兴昌,他俩现在混得风生水起。”
“光萍现在也想再开个店,等天气暖和一点,就去广东这些沿海城看看,你们到时候可以和她一起去。”
听到这些,邱光成有些意动,想了想便应了下来。